近日中國爆發第二波肺炎災情,約249名確診患者曾經前往位於北京南郊的新發地市場後受感染。浙江、天津、河北、遼寧、四川等地均發現約20宗與「北京肺炎」關聯病例。中國國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於18日公布有新冠病毒基因組序列數據,發現3組在本月11日採集樣本帶有D614G突變。多個研究顯示,基因突變有機會增加冠狀病毒上刺突蛋白的數量,大大提高病毒感染力提高9至10倍。
D與G是轉錄為蛋白的簡稱,分別代表原本的天冬胺酸及變異後的甘胺酸,614則為突變位置。試想像一顆魚蛋表面插滿不同長度和顏色的牙籤,這些牙籤能夠刺穿同一色顏色的氣球。突變後的新冠肺炎「魚蛋」表面,相比原先在武漢流行的病毒,表面「牙籤」數目多出4至5倍。有利病毒再散播到附近其他細胞,亦由此推斷病毒在歐美迅速擴散的原因。
美國斯克里普斯研究中心(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病毒學家崔慧雲(Hyeryun Choe 音譯)團隊在發表最新研究表示,在整個歐洲和美國流行的SARS-CoV-2變異體D614G的微小基因突變,使病毒棘狀蛋白(spike protein)增加,令蛋白更加穩定,讓感染人體細胞及免疫系統的能力提高9至10倍。
重慶醫科大學黃愛龍教授團隊在本月20日於預印本網站Biorxiv發表文章,表示新冠肺炎病毒的刺突S蛋白D614G氨基酸殘基突變會顯著增強病毒的感染能力,並能降低個體血清的敏感性,引證了數月前美國病毒專家的言論。
記者:羊
—————————————————————
香城公民媒體
Hong Kong Citizen Media
https://hkcitizenmedia.com/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HK.CitizenMedia/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hk.citizen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