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塘區重建工程開始後,持牌攤檔販商從物華街臨時市場及協和街小販市場搬到屬臨時性質的同仁市集。位於觀塘市中心的同仁市集,鄰近有不同交通工具的站口,同仁市集變成居民為求方便的通道,一日光顧的人數只約十數人,生意顯得冷清。同仁市集樓高兩層,共125 個檔口,目前僅餘5戶仍經營,一樓樓層尚存2戶,二樓尚餘3戶。大部分的商戶已在市建局安排下陸續搬走,待新市集啟用後,搬到新址繼續營業。
仍然開店的檔主表示擔憂,對新址的地理位置同樣不理想,人流不足下,生意繼續冷清。相反,有部分檔則持樂觀看法,認為新址有空調系統,能吸引更多人流,認為會起死回生。
記者本月8日到同仁市集視察,兩層的市集合共5間檔舖仍然營業,大部分為賣家具服飾、校服及內衣檔舖。不少空舖門前均貼上「此攤位已交吉予市區重建局」或「此攤檔已被食環署收回」字眼。現場所見,人流甚少,屈指可數。
尚未搬走的校服店檔主彭先生表示,由市集建成就經營至今,他的生意仍然不如理想,現在更是不堪入目。他指由疫情至今,可說生意額接近零,「學校都唔開放,小朋友唔洗翻學,自然無人光顧。」他表示政府一直不願封關,對疫情的處理方式又差「前排學校開放返約兩個禮拜,終於有啲生意做下,可以食到兩餐飯,我係咪要對林鄭感恩啊?」
據了解,新址如同同仁市集一樣通道狹窄,彭先生憂慮不合乎消防處的走火通道準則,通道不足夠1.5米距離。 他希望新址能有更大的舖位和更舒適的通道,為免在突發情況下造成意外。 「壞的因素唔移除,只係將死城一號搬去死城二號,情況依舊。」
偉叔是家具服飾店的檔主,以前是觀塘亦從事小販工作,他表示對新址抱有十足的信心,認為新址有空調系統,會吸引到一批人流。他指新址就算多偏僻,都不會影響其生意額,全因他對舊街坊和老客户都有一定的信心「有些客戶住在荃灣、灣仔等偏遠地區都會特意前來光顧。」言談間他對社會狀況亦發表偉論,指現今青年破壞社會,生意額受反修例影響而大幅下降,盼香港早日安寧,不要破壞香港這塊福地。
撰 / Harry
圖 / Harry
—————————————————————
香城公民媒體
Hong Kong Citizen Media
https://hkcitizen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