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醫學院昨日(7日)公布研究,全球首次證實武漢肺炎患者即使沒有腸胃不適的症狀或已康復,其腸道及糞便都發現具傳染性及可複製的武漢肺炎病毒。同日起中大將聯同衞生署為特定群組提供每日高達2,000個糞便樣本檢測,希望找出隱形患者,防止病毒在社區擴散。
中大醫學院指,在今年2月至4月跟進了15位病情嚴重程度不同的本地患者,並對他們的糞便檢測。研究顯示近半數病人的糞便樣本都發現武漢肺炎病毒,其中3名患者在其呼吸道樣本檢測不到病毒的6天後,其糞便樣本仍驗出帶有具傳染性及可複製的新冠病毒。而糞便樣本內病毒傳染性較高的武漢肺炎患者,他們腸道微生態的特點都是有較多的病原體和較少能製造「短鏈脂肪酸」的益菌。
中大醫學院腸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副主任黃秀娟教授指出:「清除患者腸道內的病毒及改變其腸道微生態,將會是治療新冠肺炎的新方向。」
中大醫學院於3月29日至8月31日為機場抵港人士提供免費糞便檢測服務,2128個樣本中,發現6名兒童確診患者,陽性比率為0.28%。
中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系主任兼腸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副主任陳基湘教授指出,嬰兒糞便中病毒量較成人高出多倍,相當於成人的呼吸道樣本。又指糞便樣本容易收集,採樣過程安全及非入侵性,而且準確度高,對難以採集呼吸道樣本人士如嬰孩、幼兒等是有效及理想的檢測辦法。
中大醫學院同日開始啟用檢測中心,每日提供高達2,000個樣本檢測,並透過衞生署向從高風險地區回港或屬於高風險的嬰孩及兒童,及收集痰液或鼻咽樣本有困難人士收集糞便樣本。
中大醫學院院長兼腸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主任陳家亮教授表示,部分本地個案中發現患者在鼻咽拭子及痰液檢測均為陰性的情況下,在其糞便樣本檢測出武漢肺炎病毒,從而確診。又指一些國家機構如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亦正與我們接洽,進一步了解糞便檢測的細節和安排。
撰 / J仔
圖 / 金魚
—————————————————————
香城公民媒體
Hong Kong Citizen Media
https://hkcitizen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