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11月25日宣布,從明年起將全面實施禁止固體廢物進口,主要包括廢塑料,廢紙,廢金屬等,而現時香港每月全港廢紙量高達4萬噸,接近9成出口到中國內地,有回收業的人士稱,廢紙轉運到東南亞會使成本倍增,或於最快下周停收廢紙,屆時依賴賣紙皮維生的基層人士將生計不保。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鄭泳舜指昨日(14日)已聯絡環境局,回覆指正積極與中國部門商討,希望事情可獲妥善處理。
鄭泳舜稱,由於中國禁止廢紙進口對香港牽連甚廣,涉及整個回收行業,回收業生計不保外,或會引起「廢紙圍城」的恐慌。此外,不少長者依然靠執拾紙皮,賺取生活費。可是部分回收紙業的公司已部署停收廢紙,一旦香港廢紙無法出口,他憂慮對環境及部分基層人士的生計受到影響。他認為當局必須加快商討程序,並盡快公開有關詳情。
鄭續指,處理廢紙不能只單靠輸出,他期望當局加快進度流程,盡早興建第一間紙漿廠,轉廢為材。他期望在事務委員會上盡早討論廢物管理的議程,稱屆時將一併討論廢紙及廢膠的回收情況。
而事實上,中國早於2017年7月,已發布的《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方案》),在今年10月25日在立法會會議上立法會議員梁繼昌曾向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問及有關問題,黃錦星當時回覆指,有關《方案》會對香港的回收業造成一定影響。他表示政府會從多方面協助業界加強適應中國的新政策,務求轉化為本地回收業發展的機遇。此外,他表示將協助香港廢紙業界開拓其他可能的進口市場。就本地回收業方面,政府預留7000萬元作回收基金的運作,以減低業界成本;環保署當時指,將新增外展隊及啟動新一輪乾淨回收宣傳及教育工作,以加強社會大眾的回收意識和提升回收物的可回收程度和再造價值。
撰 / J仔
圖 / 金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