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中國鋼琴詩人」美譽的華裔著名鋼琴家傅聰,在英國倫敦逝世,終年86歲,據悉他有確診武漢肺炎。
傅聰是1955年獲得第5屆蕭邦國際鋼琴比賽第3名和馬厝卡特別獎得主,也是1985年和2010年波蘭國際蕭邦鋼琴大賽的評審團成員,成為第一位在國際鋼琴比賽獲獎的華人音樂家。成功背後是每日12小時的苦練。
傅聰的音樂也是其他鋼琴家的靈感來源,鋼琴名家瑪莎.阿格麗希(Martha Argerich)在1965年的蕭邦國際鋼琴大賽獲得最佳馬厝卡特別獎,當她被問及如何演奏如此困難的音樂而能掌握細節,阿格麗希回答:「在中國鋼琴家傅聰的唱片中。」兩人後來成為忘年之交,情誼深刻。
傅聰18歲時在上海首次公開表演,第二年就被選中到羅馬尼亞參與鋼琴比賽,1955年參加蕭邦鋼琴比賽後留在波蘭深造,第二年曾短暫返回中國。據悉因為當時傅雷被劃為右派,傅聰亦受到影響,1958年他在友人幫助下,買機票由波蘭飛到英國,自此旅居當地。
無法跟家人見面,唯有以書信來往,父母寄給他的186封書信,其後被收錄在《傅雷家書》,直至1979年,傅聰才返回內地舉行音樂會。
中國傳媒早於周日(27日)曾報道,傅聰的學生、英國皇家音樂學院(RAM)教授孔嘉寧在中國社交媒體微信的朋友圈表示,傅聰已經住院兩周,一周前肺部出現一些「複雜的情況」,需要吸氧氣。波蘭蕭邦協會(Fryderyk Chopin Institute)於網站公布他逝世的消息。
撰 / 饅頭
圖 / H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