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盛頓於當地時間前日(6日)爆發示威震驚全球,大批支持特朗普的示威者闖入國會大樓,阻止確認拜登當選總統,造成4人死亡,超過50人被捕。
在北京,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對於國務卿蓬佩奧說「這是不可接受的」,美國主流媒體眾口一詞譴責衝擊國會,稱之為「暴力事件」、「暴徒」,當年卻形容是香港「美麗的風景線」,將暴力示威者美化成「民主鬥士」;美方對兩件事的反應和用詞截然不同,背後的原因令人深思。
華春瑩反問「在香港發生的暴力衝擊立法會的事情,他就可以接受嗎?」華春瑩希望,美國人民能盡快享有和平、穩定和安全,她同時敦促人們深思,為何美國一些人士與媒體對2019年香港反修例風波中的暴力行為給予了完全不同的評價。
俄羅斯常駐聯合國副代表波利揚斯基譴責任何暴力,質問美國為何將今次衝擊國會行為形容是本土恐怖主義,但把2014年烏克蘭流血衝突稱為「尊嚴革命」。
英國首相約翰遜指,美國國會出現不光彩的場面,身為世界的民主代表,美國現時必須和平有序交接權力,內政大臣彭黛玲就直斥特朗普言論直接引發暴力事件。
加拿大總理杜魯多就指,暴力永不能推翻人民的意願。
華春瑩其後還引述一段中國社交媒體上的調侃稱「如果美國看到美國正在對美國做的事,美國肯定會譴責美國,並鼓動從他們的手中解放美國」。
撰 / 饅頭
圖 / H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