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時攝影(Timelapse) 顧名思義即是一段把時間壓縮的片段,令到觀賞的人在短時間內可以看到現實中長時間發生的變化,如日出日落、車水馬龍、天氣變化等都是很常見的題材。
先戴上頭盔,筆者只是一個喜歡攝影的人,寫文志在分享自己從錯誤中學到的技巧,不敢自稱教人,也很感謝學習過程中和我分享知識的攝影人。
如果想試試拍縮時攝影的話,其實大家手上的手提電話都已經有此功能,只是一般都很少人用,需要注意的是如何把它固定,因為手持的話無論如何還是會有些微移動,而細微的移動在最終拍出來的縮時短片中會變得很明顯,所以可以用坊間常見的迷你腳架或八爪魚腳架代替手持,拍出來的效果就會好很多。 另外筆者也試過想拍縮時短片但手頭上沒有腳架所以還是手持拍攝,在拍攝時可以盡量利用現場環境如欄杆和車窗等把電話固定,倘若尚有少量飄移的話則可利用電腦軟件後期處理,這部份就下次有機會再說吧。
如果你對畫質有一定要求的話,我覺得用相機來拍攝縮時短片效果比較好,因為使用相機的話無論畫質和彈性都會比電話高。用相機拍攝時基本上只需要相機和腳架,先把相機裝在腳架和構圖,然後把相機設定為手動曝光,視乎環境光暗來設定光圈快門iso, 一般情況下,半秒或更快的快門則可以拍到畫面上的動態,可先拍數張試試效果,對焦完成後關掉自動對焦以避免拍攝中途有照片走焦的情況,然後才設定間距拍攝 (interval shooting),間距時間視乎拍攝題材而定,如之前的電車縮時是每兩秒一張,而日出日落可能每八秒才拍一張,多練習就會大概可以估計到所需要的間距。
上面的設定完成後就只有等待,視乎你想最終拍到的縮時短片有多長,計算方法是把想要的片長乘以每秒25格再乘以每張相之間的拍攝間距 (例:8秒片長 x 25 x 每2秒一張 = 400秒),之後回家把拍到的相片批次後製和用電腦軟件疊成短片就完成了!
撰 / @shutterhk
MeWe / Shutterhk 快門操作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