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區國安法》實施約半年後,教育局於昨(4日)晚上向全港學校發通告,公布國家安全教育課程框架,涉及八大範疇,包括國家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意義、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行為、國家安全與人權、自由、法治的關係等,內容將滲入不同學科如常識科、中史科、通識教育等,對象涵蓋初小至高中。
教育局強調,國家安全不會獨立成科,但會滲入在中小學不同科目之中,課程框架提出八大範疇,涵蓋港區國安法的重要意義、立法目的、原則、犯罪行為及中央責任等。
當局為學校製作了有聲繪本,學生由初小就要認識國旗、國徽、國歌甚或代表中國的事物,例如大熊貓、長城等都是教育局認為需要學習的一部分,還要認識警察、醫護及解放軍是保護自己的人。
根據課程框架,初小學生在學習國安概念中,須「認識保護我們的人」,例如警察、解放軍,亦要學習「一國兩制」和《基本法》的由來,《港區國安法》對香港的重要性以及四項犯罪行為名稱等。教育局目標於2022/23年起全面落實行政及教育措施。
教育局發言人補充,他們正更新課程文件/指引,在中小學階段幫助學校推動國安教育。為協助學校有系統地全面策劃和推行國家安全教育,教育局沿用推行《憲法》和《基本法》教育的模式,新編訂了《香港國家安全教育課程框架》,闡述現存於中小學課程内有關國家安全的課題、教學重點和學習元素。
為讓學校知悉如何透過各科的課程內容自然連繫並有機結合國家安全教育的元素,昨日發出的通告亦以小學常識科、中學地理科和生物科為例,解釋有關國家安全教育在不同科目層面的學與教重點。教育局將陸續公布其他科目的國家安全教育課程框架。
全文:https://bit.ly/3jripnX
撰 / 饅頭
圖 / H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