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店名而被人誤認、指罵,90後的Grace在疫情下,由餐廳經理轉變為一間七百呎車仔麵檔口老闆娘,養活三四名前餐廳夥計,為的都是希望以能力範圍做自己可做的事。
【 由打工仔 到老闆娘 身份轉變 】
去年七月,上環某所數千呎的食肆,因飽受不了高昂租金,無奈結業。同一街道,過半數店舖因經營困難亦相繼結業。當時身為前經理的Grace,與同行二十多名員工,一起加入失業大軍。
疫情下搵食艱難,求職更甚。如今市場供過於求,職場壓價情況很普遍,Grace坦言很少機會可找到同等職級或薪金。然而,自己在逆市較幸運,屢次求職順利,甚至有不同公司的選擇。
縱使當前有數個頗理想的Offer,Grace卻決定逆市開舖,為的是希望提供一個穩定的地方讓大家相處,一起捱下去。以自己能力範圍,開一間車仔麵檔,聘請的都是以前並肩作戰、理念一致的舊同事。
【 饔饗之別 挫敗連連 】

「饔」名字的由來,只是當初算命,很隨意的找到個相符筆劃的字。沒想到11月剛開業便要面對公開的指責,矛頭直指深水埗被稱「偽黃」的車仔麵店。
當自己成為店舖的老闆、當事人,Grace感受截然不同。不論是網上的抨擊,或是現實的惡言相向,這個「食字風波」令Grace初時壓力大得濕疹翻發。剛開業已被抹煞所有努力,她更曾經質疑自己是否選錯名字,甚至考慮轉名。
幸得夥計的支持,Grace把這些流言蜚語當作為自己間接宣傳。她笑言,曾有客人斥「和你pay都冇你嘅」,對於這些情況已見怪不怪,「網絡世界講句嘢好容易,倒不如親身落嚟fact check吓」。
除網民食字風波外,麵舖剛起步便遇到晚市禁堂食、二人限聚措施。開業本應雄心壯志,不求賺大錢,只求收支正常。可惜事與願違,接二連三的難關為老闆娘帶來重重的挫敗感。
開業至今,饔每月的營業額都沒辦法應付交租。「每日都計緊自己份身家可以捱到幾耐」,不少朋友曾勸退Grace,逆年下還要開舖「捱騾仔」,「無糧出仲要倒貼舖租」。Grace表示幸得到家人一直以來的鼓勵,直言開店「無怨無悔」,加上長沙灣街坊的支持,令她有動力捱下去。
對於政府的抗疫態度,Grace批評,若當初「一刀切」封關,根本不會出現任何後續問題,如今對飲食業的影響更無法預示。她更直斥「安心出行」登記,或是最近推出的執枱專員,只是難為人手緊絀的小店。
【 良知與良心 】
與Grace的閒談中,不難聽出她是一個以員工、顧客為本的人。「本身個心就係要開間舖比大家 」,就算自己住在疫下不太受影響的元屯天區域,Grace在店舖選址方面亦希望員工較方便就腳。
曾任經理的Grace,認為服務與食物質素同樣重要。就算自己的政見如何,「我唔係要靠黃去搵生意,我要去靠自己專業去搵生意」,而她的專業就是多年的餐飲、服務經驗。她的態度亦感染到不少人,甚至有由3年前前餐廳的食客,在Grace轉工,到現在創立自己的事業,都一直支持光顧,「真係睇住自己大」。
店舖沒有隆重的裝修,只是簡單數張文宣。Grace表示貼文宣是一個宣洩的渠道,也是同路人支持你的態度。但比起貼一百張文宣,Grace更希望以一些實際行動,回饋街坊。
敞開心扉與客人溝通,不計較,憑良心做生意,令她與顧客的關係不再只是單純的顧客,而是朋友。「其實佢哋可以消費完就算,唔需要對一個無關係嘅老闆娘做額外嘅付出」,Grace同時感激街坊不論在店舖,或是個人的支持。尤其是早前在社交網站告急後,長沙灣街坊馬上「爆買懲罰」,她深感欣慰。
【 食物推介 】
食物方面,老闆娘推介手打蝦條、炸雲吞,稱幾乎每位客人必叫的。另外,新出的木耳冬菇雞肉雲吞、酸齋,亦可一試。老闆娘指,新出的木耳冬菇雞肉雲吞每日新鮮預備,人手製作,售完即止。唯筆者當晚無緣品嘗,建議有興趣的讀者及早到訪。
饔 車仔麵
地址:長沙灣青山道473A地下A2號舖
電話:60547623
撰+攝 / DE、J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