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逾一個半月,帶來重大傷亡,無數老幼婦孺逃離家園,大部分都身處鄰國波蘭。在首都華沙,可以看到不同的善行義舉。
義工送暖送溫飽
華沙中央火車站幾乎每小時都有滿載烏克蘭人的火車自波烏邊境抵達,下車的人都是一片疲倦、悲傷且驚魂未定的樣子。

在售票大堂,非政府組織「烏克蘭之家」的義工們只要看到提着沉重行李又要抱著小孩的烏克蘭媽媽,就立刻前來幫忙。幫助他們領取全國免費交通的車票、一個月免費手機 sim 卡等等,並安排眾人進入社區中心或體育館暫住,讓眾人暫解燃眉之急。

當局在站外搭建一座臨時廚房,每天烹煮大量食物,讓身處寒冷環境下的烏克蘭人,有熱食可以暖一暖身。場外更有軍人和警員維持秩序,有警員向烏克蘭婦人表示:「在這裡你安全了」,讓他們不禁流下眼淚。
儘管波蘭的執政黨「法律與公正黨」(PiS)長年推動反移民政策,更在早前白俄羅斯和波蘭邊境移民危機上態度非常強硬;但在烏克蘭難民問題上,卻是歐盟國家中最為積極。
有烏克蘭難民對此表示,非常感激波蘭人在危機中伸出援手,「如果戰爭結束,我們就回去。如果沒有,我們就待在波蘭。但一定會為他們作出貢獻,報答恩惠。」
不離不棄帶寵物逃難
患難見真情。儘管戰爭來得又快又猛,逃難時能攜帶的物資不多,但許多人並沒有遺棄寵物而不顧,更多的是帶著牠們一起逃難。

「動物的生命,和人命一樣重要。」逃亡之路顛簸,一眾組織及義工聯同獸醫們在車站檢查寵物情況,盼能讓這群人類的「最佳夥伴」得到妥善的照顧。

26歲的義工Kasia表示,戰火中受驚嚇的不只民眾,寵物也都會受到精神上的創傷。她能做的不多,只是盡力讓牠們過得舒服一點,「寵物的角色是無可取代。難民們在逃亡時已筋疲力竭,能有效減輕主人的壓力,治癒他們在戰火中的傷痛。」
英國義工成立救助站
英國政府目前對烏克蘭人實施特別簽證計劃,人數不設上限。有英國義工在華沙火車站設立救助站,協助烏克蘭人前往當地。

「有成員不會講波蘭文、烏克蘭文或俄羅斯文。老實說,要幫忙他們都不容易。可是,對比他們所承受的,這只是微不足道。」來自英國的義工嘆道。
逾二百萬難民湧入波蘭
波蘭與烏克蘭之間隔著500公里的邊界。根據聯合國難民組織(UNHCR)每日更新的資料,戰爭爆發至今,波蘭已經有二百多萬人湧入,數量超過首都華沙的人口總和。
面對這場人道危機,波蘭國會在上月16日通過了一系列新的烏克蘭人援助措施,包括長期合法居留許可、加速身份證申請和登記程序以及發放援助金等等。
俄軍閃電戰佔領基輔失敗後,烏東大規模衝突一觸即發,還有多少名難民會繼續湧入仍是未知之數。所有人都希望戰爭結束,卻沒有人知道這場戰爭何時會結束,以及該如何面對戰後的難民的去留問題。
撰+攝 / 特約記者 William L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