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2022年9月9日在蘇格蘭巴摩拉堡(Balmoral Castle)駕崩,享耆壽96歲。同月19日在倫敦西敏寺舉行國葬。禮畢,女王棺槨被護送到海德公園東南角的威靈頓拱門,再放入靈車,前往倫敦西郊的溫莎堡。最終與丈夫菲臘親王一同長眠皇家墓穴。
本報特約記者在9月18日獲得官方准許,進入國會拍攝放置女王靈柩的西敏廳(Westminster Hall),拍攝瞻仰靈柩實況。
成千上萬民眾聚集在國葬路線街道兩旁,最後一次向女王致意,包括一些居英港人。
在Facebook開設「Test Your English」專頁分享移居英國和當地文化的Terry Sir表示,今朝約九點半抵達市中心,由於封路關係,只能隨人龍再尋找合適位置。得知有人提早2天前到場,只為求向女王作最後致敬。
他表示,參加人士非常守秩序,一到中央廣播葬禮開始,就一直保持靜默。他形容國葬是跨越種族、宗教和年齡,「全場白人黑人亞裔都一齊唱國歌,一齊為女王默哀,從未感受過咁嘅氣氛。」
移英兩年的港人鄧先生帶同子女出席,他讚揚女王一生勤政愛民,將一生都貢獻給國家,「事頭婆的離開,就像失去家人一樣。」
面對外界有聲音批評港人「戀殖」,他並不認同。因為香港人向來存在崇優主義,「九七主權移交後若善治,個個安居樂業,有邊個還會念舊時?」
➤ 各國政要雲集倫敦送別女王
國葬有約500名各國政要、皇室成員等參加女,是數十年來最大規模的一次全球領導人聚會。
這是繼1965年前首相邱吉爾辭世後的首場國葬,當局啟動「春潮」(Spring Tide)行動,出動特種空勤團(SAS)等精稅部隊,規模遠超2012年倫敦奧運。
出席政要包括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法國總統馬洪(Emmanuel Macron)、巴西總統波索拿諾(Jair Bolsonaro)、愛爾蘭總理馬田(Micheál Martin)、德國總統施泰因麥爾(Frank-Walter Steinmeier)。英聯邦國家則包括加拿大總理杜魯多(Justin Trudeau)、澳大利亞總理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新西蘭總理阿德恩(Jacinda Ardern)、星加坡總統哈莉瑪·雅各布(Halimah Yacob)。
另外,烏克蘭第一夫人澤連斯卡(Olena Zelenska)代表正領導國家對抗俄軍的總統澤倫斯基出席國葬儀式。
➤ 移靈西敏寺 「最後崗位」作最後致意
英國時間早上10時44分,靈柩從西敏宮移往西敏寺,一共動用142位皇家海軍,徒步拉動載著靈柩的火砲車,隨後在一片歌聲中緩緩抬進西敏寺。
從結婚、加冕到現在的國葬,女王一生都離不開西敏寺。
早上11時正,儀式由西敏寺座堂主任牧師大衛·荷利(David Hoyle)主持,包括宗教領袖、新任首相卓慧思(Liz Truss)等官員一同朗誦恭讀及祈禱。
「王室禁衛騎兵團」(Household Cavalry)在儀式最後階段奏起輓歌「最後崗位」(The Last Post),寓意英女王光榮完成任務。並進行2分鐘默哀後。
其後英王查爾斯三世率領王室成員,護送靈柩並繞行女王生前居住的白金漢宮,最終抵達威靈頓拱門(Wellington Arch)。再由靈車沿公路前往溫莎城堡的聖佐治教堂(St George’s Chapel)舉行入葬儀式。
➤ 溫莎堡最後的告別 與夫長眠皇家墓穴
下午4時,入葬儀式由溫莎主牧師干拿(David Conner)主持,約有800名賓客出席。
女王的王冠權杖及聖球自靈柩上取下,並由溫莎教長放到壇上,再移交到英王查理斯三世手上。
儀式最後一幕便是宮務大臣(Lord Chamberlain)柏加勳爵(Andrew David Parker)折斷一枝白色手杖,隨後放置於靈柩上,隨靈柩一同入皇家墓穴。此舉象徵女王統治英國的時代已畫下句點。
最終,女王的靈柩葬於佐治六世紀念教堂,與丈夫菲臘親王一同長眠於此。

攝/文:William Luk、Howard Cheng & Test Your English Facebook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