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新界北議員﹑民建聯發展事務發言人劉國勳議員今日(8日)聯同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到新界北視察,探訪受收地影響並獲政府協助安置的的居民及作業者。安置戶稱讚環境好又方便,建議當局負責收地的前線代表要做好解說,讓市民了解收地的程序及時間表,即使家庭分戶亦要做到同邨安置,居民才較易適應。
甯漢豪指出,收回一間寮屋可以興建40至80個住宅單位,收地建屋是不能避免,認同安置政策要更人性化,提早安置,顧及居民需要之外,也要照顧情感上需要,包括與家人甚至村民鄰近安置,更可考慮在新安置的屋邨名字中加入舊村的元素。
劉國勳議員認為,收地不時引起紛爭,政府近年採取「先安置、後發展」的方向,並在2018年及2022年先後完善寮屋及棕地作業的安置及補償政策,成功減少很多爭拗,而未來北部都會區計劃必定涉及更多收地,期望政府盡快將簡化發展程序相關的法例修訂建議(包括收地法例)交到立法會大會,進一步令收地發展過程更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