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有中介代理聲稱保本及高回報息率的海外銀行投資產品,標榜高達12厘息吸引市民投資,苦主稱起初確實收到利息,惟今年5月起卻停止派息,因多番追討不果,懷疑受騙。至今已有約70位苦主疑墮入騙案,涉款近3,000萬港元。
民建聯今日表示,當中45位苦主已向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葛珮帆及社區主任何博浩求助,涉款近1800萬港元,現時案件由油尖警區重案組跟進。
有苦主表示,前年通過親友介紹認識中介,出於信任而受騙,形容「唔熟唔食」。他指被引誘把保險轉到聲稱新成立的海外銀行,並會補償其所賣保險的早提差額。因一直收到公司派息及補償,他未有防範並一直加碼,由20萬開始,最後投資額達到80多萬,但幾個月前在購買一個聲稱達12厘的產品後便不再收到任何款項,才知道退休的血汗錢已經被騙,血本無歸。
亦有苦主指,有保險公司「經紀」向其推銷海外投資銀行的8厘高息投資計劃,初時雖有所猶疑,但在連番引誘下最後投資5萬元,初期亦有收到公司派息款項。然而情況與上述苦主一樣,在購買限時高息產品後便再沒有收到相關款項。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葛珮帆表示,她過往曾經處理不同類型的騙案求助,包括旅遊會籍、虛擬貨幣、小產權房、假結婚、求職騙案等。葛珮帆指出,其實「邊有咁大隻蛤乸隨街跳」,市民應審慎投資,便宜莫貪,任何標榜「超高息、冇風險」的投資就大有可能是騙局。她亦指騙徒往往遭揭發後,隔一段時間就會改公司名以改頭換面,再次設局運作,呼籲市民應提高警覺,遇上懷疑受騙應立即向警方舉報。警方亦應加強宣傳提高大眾市民的防範意識,避免市民繼續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