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首座處理都市固體廢物的轉廢為能設施(I·PARK1)將在石鼓洲外海人工島興建,當中在珠海預製的首個重約6000公噸的巨型機電設備組件(鍋爐燃燒組件)經水路運抵香港。當局預計2025年投入服務,每日可處理3000公噸都市固體廢物,每年可輸出的剩餘電力足夠供十萬戶家庭使用。
I·PARK1的承建商安排以「組裝合成」建築法於珠海預製主要機電設備組件,包括六個鍋爐燃燒組件及六個煙道氣體處理系統組件,總重量達五萬公噸。組件預製完成後運至人工島進行組裝及測試,務求提高品質控制及加快進度,盡早完成整項工程,餘下的十一個機電設備組件,將於今年內陸續運抵本港。
環保署表示,當局正全速建設I·PARK1以期2025年投入服務,每日可處理三千公噸都市固體廢物。設施在焚燒都市固體廢物的過程中會回收廢物的能源而產生電力,估計全面運作後每年可輸出約四億八千萬度剩餘電力至公眾電網,足夠供十萬戶家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