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預算案將於下週三出爐,社會於續派消費券上持不同意見,政府則指須保持財政紀律。明愛長者聯會日前以「一長者 一情書」向超過200名長者收集對財政預算案的意見,並於2月14日舉行 「財爺收緊 長者苦忍」財政預算案長者意見發佈會,長聯提出四大範疇的期望。
► 直接增加醫療券金額至 3000 元
施政報告建議額外增加 500 元醫療券,唯當中1000 元須用於「特定基層醫療用途」,令實際醫療券金額只剩 1500 元,因增得減。醫療劵自 2014 年未有增加,但私營醫療費不斷增加,現時西醫每次診金約 390 元,2000 元醫療券只 能應付約 5 次診治。長聯建議直接增加醫療券金額至每年 3000 元,不設任何限制。
► 研究公私營牙科協作及提供牙醫補貼
現時衞生署牙科診所只在特定時段為市民提供街症服務,並只限於緊急牙科治療, 如急性牙患、治理口腔膿腫、止痛及脫牙。現時政府牙科診所服務嚴重不足,長者需要通宵排隊輪候服務。有受訪的元朗區長者表示,曾於晚上 9 時排隊,但未能成功取籌,直至第三次才能成功取籌。原以為能夠順利解決牙痛困擾,但醫生建議該長者脫兩隻牙。由於每次應診只可脫一隻牙, 結果其需要重新排隊取籌;資料顯示,現時本港一般的牙科護理服務主要由私營和非政府機構提供,價格昂貴,脫一隻牙約 600 元,安裝活動假牙更過萬元。長聯建議政府以公私營協作形式提供牙科服務,同時補貼長者治療牙齒的費用,解決牙科服務嚴重不足的問題。
除以上兩項建議,長聯亦提議繼續提供電費補貼,以及發放 1 萬元現金消費券。

攝 + 撰 / 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