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在今天的立法會財務委員會特別會議中表示,環境及生態局致力於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並在2035年前將碳排放量減半。為達成這一目標,創新科技起了關鍵作用。去年,財政司司長向「低碳綠色科研基金」注資2億元,把基金撥款倍增至4億元,已批出22個來自本地大學、指定本地公營科研機構和私營企業的科研項目,涉及總金額約一億元,促進香港低碳轉型。
在減少對化石燃料發電的依賴方面,為了達到碳中和目標,環境及生態局正努力增加清潔能源在發電燃料中所佔比例。然而,低碳轉型也會導致發電成本增加,加大電費上調壓力。為紓緩電費上升對家庭的影響,今年的《財政預算案》提出延長為每個合資格電力住宅用戶戶口提供每月50元的電費紓緩金至2025年年底。
此外,環境及生態局局長亦提到,為配合今年年底正式落實的都市固體廢物收費(垃圾收費),局方會逐步加強推動回收的措施,透過增加6,200萬元撥款,逐步為更多公私營場所收集廚餘,並擴大在公共屋邨收集廚餘的試驗計劃,覆蓋約15萬名居民。同時,局方亦會繼續擴展社區回收網絡,推動市民參與乾淨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