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放在元朗錦田多時的「國殤之柱」在本周五(5月5日)突然被香港國安處以調查一宗「煽動他人顛覆國家政權罪」案為由檢走作證物,「國殤之柱」無法運返丹麥。
創作「國殤之柱」的丹麥雕塑家高志活(Jens Galschiøt)今(5月6日)向《香城公民媒體》表示,「國殤之柱」早在1997年主權移交前已製成,與中國及香港特區政府無關,過去一直獲得當局批准及展示。高志活表示,在運走「國殤之柱」的過程中沒有受任何人「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所有支出均由自己負責,不明白為何會涉及《國安法》。
他得悉事件後感到驚訝,對於國安處將作品由貨櫃移走做證物,感到「十分奇怪」。他亦批評做法離譜(This is Outrageous), 無視香港法律對私人財產權的保護,「這是我的雕塑,沒有人向我諮詢或告知任何事情。」(This is my sculpture and nobody has consulted or informed me about anything.)
臨近六四,國安處突然高調檢走「國殤之柱」。在一個政治敏感的時代下,高志活表示,歷史證明藝術是無法被摧毀的,在受到攻擊時藝術會變得更強大,有關行動更只是替「六四」作另類「宣傳」。他正計劃以 3D 打印、AI(人工智能)和橫額的形式將「國殤之柱」展現於世界各地,「我要告訴當權者,即使港大之柱已經倒下,世界還有無數個『國殤之柱』。這就是藝術,你沒有辦法將全世界的都通通毀掉。」
➤ 兩年前被港大拆件 滯港存放元朗至今

「國殤之柱」原本屹立香港大學校園多年,以紀念中國「六四」事件。港大於2021年10月8日向
突然向支聯會發律師信,要求在10月13日下午 5 時前移走校園內的「國殤之柱」,否則視為放棄。
直至同年12月23日,港大於凌晨移除「國殤之柱」和拆件,並以保護物料包裹,移入貨櫃箱內。最終運抵位於元朗石崗林錦路的香港大學嘉道理中心。
高志活一直希望將「國殤之柱」運回丹麥,供日後重新創作,但多間貨運公司均以《港區國安法》被捕的法律風險為由拒絕,令「國殤之柱」滯港至今。